工业4.0的“流"与“变": 洞悉智能制造的核心逻辑
-
2024-04-30
-
汽配及工业品
导言:纵观百年制造史,生产力的革命与生产关系的变革交织并进,"流"与"变"的辩证法始终激荡争鸣。工业4.0正是顺应数字经济时代的大势,以数据驱动为核心,重塑了物料流、信息流在制造系统中的流转方式。传统工厂中,价值链各环节往往"各自为政",原料供应、产品制造、仓储物流之间存在诸多"断点"。而在智能工厂中,设备、产线、车间乃至供应链上下游通过工业互联网实现万物互联,形成了一张高效协同的智能制造“神经网络"
第一章 引言
工业4.0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代名词,正在引领制造业向智能化、数字化、网络化的方向迈进。这一概念最早由德国联邦教育研究部于2011年提出,旨在通过物联网、信息通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,打造更加高效、灵活、个性化的生产模式。工业4.0不仅意味着技术的进步,更体现了生产范式的变革。
回顾工业革命的历史,第一次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。机械化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,标志性成果包括瓦特改良蒸汽机、机械化纺织等。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,以电力的广泛应用和内燃机的发明为标志,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快。福特的"T型车"展现了流水线大规模生产的魅力。20世纪70年代,计算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第三次工业革命。机器人、数控机床等开始在制造业广泛普及。
而今,信息技术的指数级进步引领我们迈向工业4.0的智能时代。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、3D打印、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层出不穷,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。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,必须以新的视角审视自身,在变革中抓住机遇,在创新中赢得未来。
然而,面对纷繁复杂的技术选择,很多企业难免会陷入盲目跟风的困境。过度关注某项前沿技术,而忽视了制造业的基本规律,往往事倍功半。正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David Hardt教授在演讲中所强调的,无论工业革命经历多少次迭代,制造系统的核心原理始终不变,那就是物料和信息在时间和空间维度的流动与变异(flow and variation)。唯有以此为基础,洞悉工业4.0背后的逻辑,才能避免"温故而知新"的窘境。
因此,深入理解制造业的发展规律和基本原理,对于成功实施工业4.0战略至关重要。只有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,引入先进技术,才能收获"1+1>2"的协同效应。接下来,我们将进一步剖析制造业的核心原理,探寻推动工业变革的"动力之源"。
第二章 制造业的核心原理
纵观工业革命的历史长河,技术的更迭为制造模式注入新的活力,也催生了管理理念的日新月异。然而,一个有趣的现象是,无论时代如何变迁,制造系统背后的核心原理却鲜有改变。正如麻省理工学院教授David Hardt所言,制造系统的本质在于物料、信息、能量等生产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流动组合(flow),同时受限于深浅不一的变异(variation)。把控"流",调控"变",正是现代制造管理的要义。
以丰田生产方式(TPS)为例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,丰田汽车公司创造性地提出准时化生产(Just-in-time)理念,通过精益求精地优化物流和信息流,最大限度地减少库存和浪费,从而快速响应市场需求。可以说,准时化生产模式是以"流"的视角审视并重塑制造全过程的典范。
事实上,准时化生产的核心要义在于同步化(Synchronization),即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,使投入生产的物料以稳定、均衡、有节奏的速度流动,减少停滞和积压,最终与市场需求达成同步。为此,丰田创造性地采用看板管理、均衡生产、拉式生产等手段,有效控制了生产节拏,平滑了物料流动。
以汽车零部件的生产为例。传统的批量生产模式通常采取"预测-备货"策略,即根据对未来市场需求的预测提前备货,再分批推送给下游工序。这种做法看似有利于规模经济,但实则容易导致库存积压和短缺并存,物料流动节奏紊乱。而准时化生产以实际订单为牵引,上游工序根据下游工序的领料需求同步生产,减少不必要的中间库存。通过限定流动在制品的数量,可及时发现并消除生产节拏的불平衡,使物料在工序间高效流转。
准时化生产的精髓还在于"流"中蕴藏着"智"。物料流动的背后,是信息流、资金流乃至价值流的高效配合。包装箱的形状、货架的摆放、补货的频次……看似简单的生产细节,无不渗透着深邃的哲学思考。譬如,丰田的物流工人每天要数十次地往返于仓库和车间,频繁搬运、装卸各类物料,其间路径安排和作业顺序至关重要。对此,丰田遵循"提高物流频次,减少搬运批量"的原则,要求工人采取最短路径、最少步骤完成配送,确保物料供应及时到位又不过剩。如此一来,库存周转加快,积压减少,也倒逼上游及时改善,形成良性循环。
与此同时,丰田还致力于从源头消除"变异",将质量管理理念渗透到生产的每个环节。全员参与的"QC小组"活动、"停机再造"的决策机制、层层把关的"源流开关"……这些行之有效的实践,无一不凸显出对"零缺陷"的不懈追求。
可以说,准时化生产是制造系统"流"与"变"辩证法的经典应用,其背后的深层逻辑在于:通过平滑物料流动,压缩供应链条,削减冗余库存,快速暴露并消除生产过程中的缺陷,最终实现低成本、高质量、短交期。
再看德国工业4.0的核心理念"CPS(信息物理融合系统)",其本质是通过嵌入式传感器、射频识别、工业以太网等物联化手段,将信息流与物料流高度融合,使生产过程透明可视,能够自主感知并实时优化。这与准时化生产对物料"流"的诉求如出一辙。
以西门子电子工厂为例。早在上世纪90年代,西门子就率先导入了MES(制造执行系统),实现从订单到交付的数字化闭环管理。工厂内部的加工中心、装配线等设备连入统一的工业以太网,源源不断地采集着加工参数、物料消耗、质量数据等关键信息。借助RFID、二维码等物联网技术,关键工件也被赋予了唯一的"数字身份",其每一次流转都能够被实时记录和追溯。生产管理人员通过MES监控大屏,可洞悉生产过程中人员、设备、物料、能源的实时状态,为异常分析、调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。
进入工业4.0时代,西门子更是将数据驱动的理念发挥到极致。工厂广泛应用大数据分析、机器学习等技术,对设备故障、质量缺陷等生产异常进行预警。一旦发现某台设备的加工误差超标,系统会自动下发故障报警,并联动ERP(企业资源计划)、PLM(产品生命周期管理)等系统,调整后续工艺参数,平衡产线负荷,最大限度地降低不良率。西门子数据显示,工业4.0的应用使生产效率提高了30%,不良率降低了15%。
由此可见,无论是准时化生产,还是工业4.0,其落脚点无不指向"高效流动、精准管控"。只是工业4.0站在数字经济的风口,以信息技术为杠杆,进一步突破了时空边界,使制造流程由"被动响应"走向"主动预判"。随着人工智能、5G、数字孪生等新技术的加速渗透,"流"与"变"的博弈有望在更大范围、更深层次、更高水平上展开。
当然,我们也要认识到,工业4.0对"流"与"变"的重塑,绝非一蹴而就。制造系统错综复杂,影响"流"与"变"的因素纷繁多样,绝非技术单兵突进就能趟平。以个性化定制为例。消费需求的碎片化趋势,对供应链柔性提出了极高要求。这不仅意味着产品"变"的频次大幅提升,也对制造"流"的速度和韧性提出了新的挑战。对此,单纯依靠信息化手段远远不够,还需要精益化、柔性化的生产组织模式相配套。唯有梳理全价值链的物流、信息流、资金流,找准"堵点"、补齐"断点",才能激活智能制造的源动力。
事实上,从准时化生产到工业4.0,从丰田车间到西门子数字化工厂,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对"流"与"变"的深刻洞察。纵览百年制造史,生产力的革命与生产关系的变革交织并进,"流"与"变"的辩证法始终激荡争鸣。工业4.0只是这场博弈进程中的最新注脚。
第三章 工业4.0的关键改变
工业4.0是一场数字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盛宴。物联网、云计算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……诸多前沿科技领域的新突破,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重塑制造业创新版图。这些技术的交织融合,催生了智能工厂、智能产品、智能服务等一系列颠覆性场景,深刻改变了人们对生产方式的认知。可以说,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,加速制造业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,已成为全球制造强国的共识。
物联网被誉为工业4.0的基石。它通过在设备、产品、物料等生产资源上部署智能传感器,并通过RFID、WiFi、5G、NB-IoT等通信技术将其互联,形成一张覆盖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客户的泛在网络。这不啻于为制造系统披上"数字化外衣",使其具备自感知、自学习、自适应、自决策的能力。
以通用电气(GE)的"百万吨级压缩机"项目为例。这是一款广泛应用于石化、炼油等行业的关键装备,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生产安全和经济效益。传统的状态监测模式,需要人工定期采集和分析海量的振动、温度、压力等参数,难以实现连续监测和实时诊断。GE创新性地在压缩机的轴承、叶轮等关键部件上部署了数百个微型传感器,并内置边缘计算芯片,可实时采集和分析设备的多源异构数据。一旦发现设备运行出现异常,系统会自动报警,并生成智能诊断报告,指导运维人员提前采取预防措施。据悉,这套物联网解决方案每年可为GE客户节省500多万美元的维修成本。
如果说物联网是智能制造的"触角",那么工业互联网就是联通生产制造各个神经元的"中枢神经"。它以工业以太网为基础,将企业内部的研发、设计、生产、管理、服务等核心业务环节与外部的供应链伙伴紧密相连,打破"信息孤岛",实现全产业链的高效协同。
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力士乐就构建了一张覆盖全球80多个工厂、2500多家核心供应商的工业互联网。这一网络不仅将分散在全球的生产基地连为一体,还将上游供应商的物流、库存、生产状况等信息实时共享给下游工厂,大大提升了供应链运作效率。以前,博世力士乐对零部件供应商的需求预测准确率只有60%左右,导致呆滞库存居高不下。在工业互联网的加持下,工厂与供应商基于统一的生产计划进行协同,将零部件供应的及时率提高到95%以上。可以说,工业互联网正在成为重构制造业创新版图的"新基建",推动制造模式从"中心化"走向"网络化"。
除了信息技术,先进制造技术也是工业4.0的利器。增材制造(3D打印)正以其"柔性化、个性化、复杂化"的独特优势,催生诸多颠覆性的应用场景。从定制化齿科模型、轻量化飞机零部件,到直接打印金属模具,3D打印技术不断刷新人们对制造模式的认知。通用电气公司就利用3D打印机,将一台喷气发动机的燃油喷嘴从20个零部件简化为一个整体打印件。这不仅大幅提升了零件性能,更将生产周期从1年缩短至3个月。随着金属3D打印、4D打印技术的日益成熟,增材制造有望在更多领域掀起一场"后模具时代"的变革。
协作机器人的兴起,则预示着自动化进入了与人共舞的"柔性时代"。传统工业机器人需要"关在笼子里",以确保作业安全,但也因此难以适应定制化、多品种、小批量生产的灵活需求。而协作机器人搭载了高精度的力传感器和智能视觉系统,能够感知人的行为并及时做出反应,从而实现人机协同作业。在汽车、电子等行业,协作机器人正在流水线末端、物料上下料等场景大显身手,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和柔性。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预测,协作机器人未来5年的年均增长率将达50%。
当然,单一技术很难成为制造企业的"灵丹妙药"。实现工业4.0的关键是将前沿技术与行业know-how、管理实践相结合,围绕制造业的"流"与"变"持续创新。例如,江苏金发科技公司将工业互联网、大数据分析与注塑成型工艺深度融合,打造了一套智能注塑车间系统。该系统对温度、压力、时间等300多个工艺参数进行精准采集和优化分析,实现注塑工艺与产品质量的闭环优化。经过3个月的应用,不良品率从8%降低到2%,产能提升20%以上。
诸如此类的探索表明,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不能简单照搬照套,而应从解决具体业务问题入手,聚焦价值流转过程的"堵点""痛点",既要"上云",也要"接地气"。关键在于夯实数字化基础,积累数据资产,用数字孪生(Digital Twin)、工业APP等形式,将前沿技术"软着陆"。唯有透过表象,洞见工业4.0的内在逻辑,才能在智能时代乘风破浪,驶向制造强国的彼岸。
第四章 数字化转型与民主化
当前,德国、美国、中国等制造强国纷纷将工业4.0上升为国家战略。然而,放眼全球,大多数中小制造企业还远未做好拥抱智能制造的准备。以德国为例,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一项调研,截止2016年,德国中小企业的工业4.0渗透率只有17%。77%的美国中小制造企业对工业互联网的认知度也接近于零。资金实力、人才匮乏、供应链地位以及管理水平的局限,使中小企业对智能制造望而却步。
这一窘境凸显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两大悖论:一方面,工业4.0要求打通企业内外部的信息壁垒,通过全要素、全产业链、全价值链的连接,最大化资源配置效率;另一方面,中小企业在数字化的浪潮中却面临着边缘化的风险。作为产业链、供应链的重要参与者,中小制造业的数字化程度,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制造生态的进化速度与广度。正如工信部部长肖亚庆所言:"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突出表现之一,就是中小企业众多但专业化水平不高,这是我国迈向制造强国必须解决的问题。"
事实上,从全球视野来看,各国在"工业4.0"这盘大棋上的落子虽殊,但殊途同归,无不将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视为重中之重。德国政府发布的"工业4.0实施战略建议",明确提出要"支持和促进中小企业应用工业4.0"。美国2014年成立了"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"计划(NNMI),目标之一就是加速中小企业的数字化普及。
中国也在积极探索中小企业数字化振兴之路。2020年,工信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印发《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》,明确提出工业互联网在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门槛、提升发展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。在此背景下,一批聚焦中小企业数字化服务的"赋能者"不断涌现。例如,树根互联推出了"根云"平台,为传统制造业客户提供设备物联、数据分析、智能排产等SaaS服务,帮助众多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。富士康、海尔等龙头企业也纷纷对外开放其工业互联网平台能力,通过服务外溢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数字化升级。
当然,破解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困局,不能寄望于某项颠覆性技术,而需要产业政策、服务生态、人才建设等多管齐下,久久为功。例如,德国的"中小企业4.0能力中心"项目通过政府补贴,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多个面向中小企业的数字化咨询服务中心,帮助中小企业识别数字化机遇与挑战,制定差异化的转型路径。"易智工坊"等国内工业APP开发平台聚焦"用完即走"的轻量级工业软件开发需求,有效降低了中小企业数字化的资金门槛。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等机构也在积极探索"数字化学徒"培养模式,通过实训、竞赛等方式为中小企业输送数字化"新蓝领"。
从本质上讲,实现工业4.0的"民主化",就是要让智能制造这盘大蛋糕拆小、分散、渗透,以开源开放、普惠共享的理念为中小企业赋能。在这个过程中,龙头企业要发挥"链主"作用,与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携手打造开放共享的产业互联网生态。中小企业则要摒弃"者旁观"心态,加强数字素养,积极拥抱变革。政府宏观指导,产业协同发力,最终形成全社会共建共享的工业4.0"命运共同体"。
第五章 未来展望
回望工业4.0的发展历程,我们有理由相信,智能制造大潮已势不可挡。从2013年德国率先提出工业4.0战略,到如今世界主要工业国竞相出台智能制造规划,再到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、制造企业、科研机构的蓬勃实践,工业4.0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重塑全球制造业版图。麦肯锡预测,未来10年工业互联网将为全球制造业创造1.2万亿至3.7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。
然而,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,实现工业4.0目标绝非一蹴而就。当前,不少企业对智能制造的认知还停留在"升级自动化"层面,对生产过程的数字化、透明化缺乏整体规划。数据孤岛、协议壁垒阻碍了企业内外部的互联互通。核心器件、工业软件等领域的"卡脖子"问题依然突出。中小企业面临资金、人才、技术等诸多掣肘。这些问题无不昭示着,工业4.0在我国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,亟需在顶层设计、技术攻关、产业生态等方面持续用力,推动战略部署落地落实。
展望未来,后疫情时代全球产业链重构、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、能源资源约束趋紧等不确定性因素交织,智能制造的发展道路注定荆棘丛生。对此,德国学者Victor Mayer-Schönberger提出了一个颇具洞见的概念——智能制造的 "有韧性(Resilient)范式",即在VUCA(易变性、不确定性、复杂性、模糊性)时代,制造企业必须具备感知风险、快速适应、持续进化的能力,方能笑傲环境变化之巅。这一观点为后疫情时代的智能制造发展指明了方向:唯有打造开放共享的产业生态,构筑多方参与的创新网络,制造企业才能在动荡的市场环境中稳健前行。
具体而言,未来智能制造的创新图景或将呈现以下趋势:一是跨界融合不断深化,5G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、量子计算等领域的前沿技术将为智能制造注入新动能;二是制造模式加速迭代,研发设计、生产制造、运维服务等环节将实现全面互联、实时优化、智能决策;三是人机协作持续升级,3A(Adaptive自适应、Automatic自动化、Autonomous自主性)机器人将与技术工人和谐共舞,让人回归创造性劳动;四是竞争范式深刻变革,"产品+服务""研发众包""使用许可"等新业态将不断涌现,价值链各环节将通过数据打通,实现互利共赢……凡此种种,无不预示着工业4.0正带来一场影响深远的"范式革命"。
本文内容转载自:公众号-DSC数字化供应链,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,如有任何建议和问题请与我取得联系。
DSC (Digital Supply Chain)定位是汇集国内一流的数字化&供应链专家,共同探讨大供应链领域的专业问题、前沿热点,探索供应链在数字化领域的发展方向。